第92章 无忌出山,江陵神童-《龙蛇再起:开局掀我棺材板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江湖的风,九万里不问归期,入世人之耳。

    普天之下,谁人不知,谁人不晓,南方有一尊武道神话,于朗朗乾坤之下,白日飞升!

    被武林尊为“明尊!”

    伴随神话而来的,是一套延续了武学前路的全新体系,震彻天下武者心扉:

    “武道第一境,是为后天!食后天五谷精微,纳天地浑浊之气,内壮脏腑,强健体魄,打下坚实根基……”

    “武道第二境,是为先天!外练筋骨皮膜,坚逾金石;内炼丹田一口气,绵长不绝。锤炼精神,凝聚真气,气行周天……”

    “武道第三境,是为宗师!精气神三者饱满,身强神足,以真气冲开任督二脉,贯通天地之桥!能初步汲取稀薄的天地元气为己用,一招一式,宛若天地涛涛之势,沛然大力,开山裂石……”

    “武道第四境,是为大宗师!观摩天地万象,临摹山川河流,熔炼出独属于自己的武道意志!意与我合,我与意同,借天地伟力加持己身……”

    “武道第五境,是为天人!穷尽人体奥秘,丈量周身窍穴,气贯周身,凌空虚渡,逍遥自在……”

    一石激起千层浪,整个江湖彻底陷入了燎原之火般的疯狂。

    天下武道,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,烈火烹油、繁花似锦的鼎盛之景。

    江湖,也因此变得愈发喧嚣热闹,光怪陆离。

    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上乱象,给大明朝廷的统治造成莫大的危机。

    江湖和庙堂,再度剑拔弩张,隐隐对立。

    然而,对于那些已经初步涉足大宗师境界的宗派高层,他们的目光已经完全不再理睬世俗层面的纷争。

    他们神念如潮水般铺开,细细感受着这方天地的气息:

    “唉,天地元气,已经稀薄到近乎枯竭了!”

    一声叹息,道尽了无尽的惶恐与惊慌。

    他们纷纷宣告闭关,如饥似渴地抢夺着最后的元气,试图在这天气元气彻底枯竭沉沦前,突破自己,争渡到那江湖之中只有宗派高层才隐隐能窥到一鳞半爪秘的那方‘渡世之筏’中。

    可岁月无情,并未因为他们的彷徨而放慢脚步,也并未因为他们的争分夺秒而怜悯。

    它悄无声息地带着万物前行,只留下一路或深或浅的岁月痕迹。

    公元1510年,正德五年,‘曾教主’飞升次年,权阉刘瑾伏诛,王守仁获赦,历任庐陵知县、南京刑部主事等职。

    公元 1516年,正德十一年,升任南赣巡抚,推行乡约、团练,以雷霆手段整顿糜烂的地方治安。

    公元1518年,正德十三年,平定为祸漳州、赣州等地数十年的匪患,写下《南赣乡约》,教化万民。

    公元1519年,正德十四年,宁王朱宸濠叛乱,王守仁迅速起兵,仅用35天便生擒朱宸濠,平定叛乱。

    公元1521年,正德十六年,明世宗继位,王守仁辞官回乡讲学,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,自号阳明子,天下学子称其为阳明先生,亦称王阳明。

    公元1524年,嘉靖三年,王守仁在绍兴创办书院,宣讲“致良知”学说,弟子众多,心学影响扩大。

    公元1527年,嘉靖六年,被起用为两广总督,前往平定广西思恩、田州等民族叛乱。

    生而不凡,年少有为,娶妻诸氏,被贬悟道,平定叛乱,立院讲学,总督两广。

    伴随着这传奇璀璨的一生,王阳明身上的气息越来越神异,他也变得越发瘦削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