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霎时间,整个江湖对此事议论纷纷,无论何地何人,谈论说话的中心都是此事。 …… “说的如此清楚,何时发生,何时激烈,连林公公与棋先生之间都一清二楚,好一个天机阁,一如既往的厉害!” 李彧把江湖月报往桌子上一拍,冷笑连连。 无论是谁, 做了什么事, 被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,都不会有好的态度。 李稷端坐上首,眯着眼,淡淡道:“天机阁行事向来如此,不必为此着恼。” “可是父亲,天机阁的人究竟是在哪里窥得如此清晰!当夜之事,王府中人都被远远遣退,除了我们几个,哪有人在近处。 而且,你和清瑶、乃至画道人几个,都是先天之人,招式手段鲜有人知,尤其是清瑶,从前根本无人知晓,天机阁是如何将你们所用招式描述的如此详细! 难不成他们的文士个个都武功卓绝,知晓天下武功不成?!” 李彧身为明王世子,下一任的明王,北唐的重要人物,整个天下的知名年轻人,于公于私,都不会对天机阁这样的势力有好感。 李稷抬眼看着他,略有安慰道:“稍安勿躁,此事并不值得你为之伤神。 京城是天下有数的大城,天机阁怎会不在这里布置重要的眼线,而且重点肯定是在皇城、王府附近,所以这里一有事发生,他们便都知道了。这都正常。 再者,天机阁的眼线不一定武功高强,但一定要有好的记忆力和一手绝顶的丹青。 他们可以把发生的战斗,画成一幅幅画卷,送到总阁,在那里,自然是有眼力绝顶之人,可辨认出各种招式武功。” “妙笔丹青?” 李彧不禁微微变色,“天下之大,那么多的画师,怎么可能……” “相较于同等数量的武功高手,这些便不算什么了。” 李彧默然,好一会儿才道:“父亲,您怎的还未审讯画道人,莫不是他骨头太硬,不开口?刑部有的是经验丰富的郎官,借调一两个,什么手段尽给他使上,看他是骨头硬,还是刑具硬!” 他在此次战斗中,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作用,不由大受打击,心底发了狠,要给始作俑者好看! 李稷微微摇头,“画道人……此事我自有主张,你不必插手,对了,仲儿去了哪,这一天都未见到?” 李彧面色缓和几分,端起旁边桌上的茶一饮而尽,“二弟去了城外,说是要感悟天地自然,寻找突破契机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