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她素来如此,韩夫人也不生气,识趣的离开。 李氏原先是陇西望族,族中人口众多,一人得道后,其余族人也跟着升天,故而北唐虽建立不久,但皇族宗室却枝繁叶茂。 明王府设宴,谁会不给面子,又有那败落的支脉,拖家带口的来吃顿好的,熙熙攘攘来了不知多少,席面摆满了前后院落。 一番热闹之后,族人回去,但有些却被韩夫人请到了正厅中。 厅堂正中是两个紫檀木太师椅,两侧一水的黄花梨圈椅,其后各有两排红木桌椅,坐了有二三十人。 这二三十人,除了韩夫人母子,凤阳公主,三、四、八三位皇子,其余人都是宗室中有身份,有地位的人,还有的是德高望重,胡子斑白的族老。 韩夫人坐在上首,李源坐在她身后,此刻的他目光呆滞,双目无神,形如木偶,看起来有些奇怪,不过若只安静的坐在那里,旁人也看不出什么。 见来人到齐,韩夫人还未开口,有人就道:“王妃今日将我们大家聚集在一起,不知是有何事相商,竟如此隆重? 只是这般大的阵仗,王爷却不在,终是有些不足,如今京中事务繁多,不若大家先散了,待王爷回来后再议如何?” 韩夫人目光一凝,抬眼看向说话的人,心道:来了。 说话的人坐在右手边第六个座位上,是个面色和善的中年人,在他前面是五个老头,如此位置,可以说他是宗室首屈一指的人物。 这位名叫李晔,字子扬,时任神策大将军,负责拱卫京城城防,位高权重。 他与李稷同辈,是李稷一手提拔、举荐上的人物。 这次韩夫人请众人相会,在明眼人眼里,那是司马昭之心,李晔同她天然立场相对。 “子扬侄儿,”他前面一个族老开口,“王妃既将大家伙都叫来,想来要说的不是简单是事,不妨听听再说。” “九叔说的是。”中年人从善如流的应下。 叫九叔的族老道:“都知道你神策军事多,不多耽搁了,王妃,你有什么事就说吧。” “多谢九叔。” 韩夫人起身一礼,又环环行了一礼,说道:“今日将各位族老、宗亲聚在一处,是为一件大事。 我虽是王妃,但终究还是妇道人家,知道自己人微言轻,这样重大的事不敢自专,所以请各位叔伯兄弟前来相商……” “既知自己是妇道人家,便不该行事如此莽撞,有甚大事等王爷归来自可解决,怎得要你一个妇人抛头露面。” 这话说的韩夫人面色一阵青白,却又无法反驳。 说话的是一个颧骨高耸的老太太,身材瘦小,一身锦袍罩在她身上显得格外宽大,颇有些不合适。 但她坐在左首第五,只在凤阳公主和三位皇子之下。 只因她份属嫡枝,夫君同李稷是一个爷爷,她与已故去的先皇后是闺蜜之交,曾两次舍命相救先皇后,为人方正,即便当今,她也是训过的。 御赐一品诰命,因她夫君在同辈中排行第三,众人都称三夫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