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66结束-《隆万盛世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之前,冯保在万历皇帝心目中是畏惧更甚,他是真有些怕这个太监。

    不过,当冯保遵旨离京,发配南京守陵后,这丝惧意已经荡然无存。

    万历皇帝越来越感觉到身份和权利带给他的快乐,哪怕是再显贵的人家,在口含天宪的他面前,都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一句话,就可以决定其一家荣辱。

    对于魏广德居然派家人给冯保送行,一开始让万历皇帝是很不高兴的。

    虽然他不相信魏广德会和冯保有多深的纠葛,但也不高兴。

    毕竟,那是个被他处罚的人,难道是魏师傅对他的决定不满意吗?

    幸好张宏及时提到出身,那毕竟是裕袛,是他从小居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别看那时候万历皇帝还小,但已经懂事了,所以到现在还有记忆。

    他是几岁的时候才跟着父皇和母后搬到这皇宫大内来的,而早先的院子,记忆模糊,但知道那是那里。

    “张宏,朕离不开魏师傅,朝廷也离不开他,朕现在是不是该驳回这道奏疏,让他马上回内阁办差?”

    万历皇帝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现在只收到魏广德的奏疏,还没有看到弹劾奏疏,这一偏差让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按照程序驳回。

    于是,只能开口请教张宏。

    “皇爷,此事还是得等弹劾奏疏上来,皇爷御批驳回,申敕,然后再将这道奏疏送到魏阁老手里,召其回内阁继续办差才合适。

    毕竟,如果只是以这道奏疏就召回魏阁老,而没有看到弹劾内容,会让外朝非议。

    魏阁老回到内阁,也会被其他官员怀疑。”

    张宏说道。

    最起码,皇帝要看到科道言官弹劾的内容在作出判断,这样的结果才能让人信服。

    如果都不看弹劾奏疏直接驳回,那算什么事?

    “你叫人去催催内阁,让他们尽快把奏疏送来,朕要看。

    朝中事务,离不开魏师傅。”

    万历皇帝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大权在握的感觉是很好,可如果外朝有人帮自己看着,大事儿再由自己圣裁,岂不是更好,不用事事事必躬亲那么辛苦。

    “老奴接旨,这就让人去内阁盯着,有信儿了马上就送到乾清宫来请皇爷御览。”

    张宏躬身行礼后,这才退出宫殿,快步向司礼监走去。

    回到司礼监值房,张宏就问起内阁那边的情况,可有把弹劾奏疏送来。

    “没有,儿子派人去看了,奏疏还在张阁老那里。

    现在内阁刚刚让人给九卿递话,下午的阁议继续。”

    一个秉笔太监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儿?”

    张宏一愣,马上追问道。

    “昨日魏广德安排今日下午召集九卿,商议吏部尚书人选的事情。

    之前礼部徐尚书派人询问,下午的会议是否有变,所以张阁老就让他去通知,会议一切不变。”

    太监开口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吏部尚书人选.”

    张宏想起来了,昨日是发出了这道口谕,因为吏部那边上奏没了堂官,请尽快派出官员掌部。

    想到昨日的计划,今日就突发这样的情况,张宏哪还不明白,张四维玩的是一箭双雕。

    抢夺吏部尚书人选的推荐资格,也试探皇帝对魏广德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嘿嘿,好算计。”

    张宏笑笑,不过心里确实暗骂张四维不是东西。

    当初张居正在时,装的那么恭敬,没想到这才多久,人就大变。

    想到刚才皇爷对此的反应,张宏心里也是冷笑,让你张阁老失望了,皇爷对魏首辅可没有一点不满的意思,还更加要重要。

    在张居正不在以后,似乎皇爷对魏广德的倚重更甚。

    而此时,魏广德已经坐着轿子回到府中。

    对于自家老爷忽然回来,府里上下自然很是惊讶。

    这还是开天辟地第一回。

    京中各衙门已经逐渐传开,可不代表就传到外面了,所以魏府到现在还不知道有弹劾的事儿。

    而且,因为是科道的奏疏,也是不走通政使司的,而是直接递到宫里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