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关内局势总的来讲目前形势一片大好,不少乐观派感觉中兴有望。 南部摇摆不定、蠢蠢欲动,拥兵自重的将军们也收敛了起来,甚至有的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请罪奏折,随时就准备呈上去了。 这么大的局势转变,满清在关内养的头皮自然一五一十的全都送到了关外。金砺和石廷柱自然也收到了消息,顺便提一嘴,消息是东沟的援军一道送来的。 所以面临着前后夹击,腹背受敌的情况,很难让他们激起斗志。 要说归属感和凝聚力,你大清国不到百年的店面,还想让人拼死效忠?顺风局还行,逆风局投了算了。 “各部率领精锐部队向西北突围!回防东沟!” 这四万三千多战兵里,一万七是愿意跟着金砺的,剩下的三万六都是愿意跟着石廷柱干的。 没办法,谁让石廷柱明清两边汉人军中威望都比较高呢。 一瞧见石廷柱打算大浪淘沙一下军队的精锐程度,金砺气的牙花子都疼。 你三万六的部队,怎么着也能突围出去两万多人,这剩下的估计也没跑了,肯定就“全社会”默认划分到汉镶白旗了。 之前的兵没了就没了,反正骨干也都在,现在又多了两万多新鲜血液,而且这些人在各地本就是相对而言的精兵,操练半年就是精锐。 娘的,算来算去,这一次出兵,他石廷柱还赚了! 反倒是他,出钱拿了名额,兵败鸿棋山,带来的精锐损失殆尽,这次二征鸿棋山,眼瞧着满清这边兵力优势越来越大,明清实力悬殊,本来是必胜的局面,就派人把自己的全部部队都拉过来了。 汉镶红旗的底子可全都在这呢! 原本打算能跟着大捞一笔,重整镶红旗,鸟枪换炮,上下打点一走动,没准还能让自己的亲朋子嗣升升官职,让自己的的羽翼丰满一些。 万万没想到啊,这辽东侯不讲武德!他怎么敢?!十万打两万,他是怎么忍住压力,静待数日后,绕后奇袭的?他就不怕士兵哗变溃败吗?! 脑袋里十万个问号的金砺只能尾随其后,跟着石廷柱率领的部队往外突围。 原本鞑子纵深可怕的中、后军,瞬间变成了一张薄纸,仿佛轻易间就能够撕碎。 “谁让你们走的!该死的!”原本极致嘴臭的鞑子将官们纷纷大脑当机,一时间竟然骂不出一句完整的狠话。 完犊子了,不到一万的轻重步卒加弓弩手,怎么跟骑卒、步卒、火枪兵、炮兵组成的大军对战啊。 而且人家的兵力和士气完全优于己方,优势不在我了啊! 第(1/3)页